⑥大肠包括直肠和两条盲肠。小肠和直肠交接处有-对中空的小突起为盲肠,鸭的盲肠十分发达,长约20cm。
⑦盲肠扁桃体盲肠基部有丰富的淋巴组织,称盲肠扁桃体,是鸭病诊断的主要观察部位。
⑧泄殖腔是鸭消化、泌尿和生殖的共用通道,内有输尿管和生殖导管的开口。
⑨肝脏较大,位于腹腔前下方,红褐色,分左右两大叶。
⑩胰腺位于腹腔前部,依靠肠系膜紧贴于十二指肠上,胰腺分泌的胰液经胰腺管进入十二指肠。
2.呼吸系统
①鸣管是鸭的发音器官,由数个气管环和支气管环及块鸣骨组成。鸣骨呈楔形,位于鸣管腔分叉处。在鸣管的内侧、外侧壁覆以两对鸣膜。当鸭呼吸时,空气振动鸣膜而发声。公鸭鸣管形成膨大的骨质鸣泡,故发声嘶哑。
②气囊是禽类特有的器官,分为前后两群。前群有1个锁骨气囊、前胸气囊;后群有1对后胸气囊和1对腹气囊。气囊分出憩室进入骨中。前群气囊和后胸气囊分别与次级支气管直接相通;腹气囊直接与初级支气管相通。
③肺略呈扁平四边形,不分叶,位于胸腔背侧,从第1~2肋骨向后延伸到最后边的肋骨。其背侧面有椎肋骨嵌入,形成几条肋沟;脏面有肺门和几个气囊开口。
3.泌尿系统
由肾和输尿管组成,无膀胱。肾较大,占体重的1%以上,肾外无脂肪囊,仅垫以腹气囊的肾憩室。肾呈红褐色,长豆荚状,分为前、中、后三部分。无肾门,血管、神经和输尿管在不同部位直接进出肾脏。输尿管在肾内不形成肾盂或肾盏。输尿管两侧对称,起自肾髓质集合管,沿肾内侧后行达骨盆腔,开口于泄殖道背侧,接近输卵管或输精管开口的背侧。
4.生殖器官
①公鸭生殖器官 由睾丸、附睾、输精管和交配器官组成。睾丸呈豆形,乳白色,左右对称,由睾丸系膜吊于腹腔背中线两侧,约在最后两个椎肋上部。附睾小,纺锤形,紧贴在睾丸的背内侧,主要由睾丸输出小管组成。附睾管很短,出附睾后延续为输精管。输精管是-对极为卷曲的导管,沿着肾脏内侧腹面与同侧的输尿管在结缔组织鞘内后行,到肾脏后端形成略为膨大的圆锥形体,最后形成输精管乳头,开口于泄殖腔。公鸭阴茎发达,位于肛道腹侧偏左,勃起时,阴茎变硬加长而伸出,阴茎沟闭合成管状。
②母鸭生殖器官由卵巢、输卵管组成。成年鸭仅左侧卵巢和输卵管发育正常,右侧退化。卵巢以短的系膜悬吊于腹腔背侧。性成熟时,卵巢可达3cmX 2cm,重2~6g。产蛋期常见4 ~ 6个体积依次递增的大卵泡,在卵巢腹侧面有成串似葡萄样的白色小卵泡,以短柄与卵巢紧接。产蛋结束时,卵巢又恢复到静止期时的形状和大小。
输卵管以背韧带和腹韧带悬吊于腹腔顶壁,维鸭输卵管较平直而短:成年鸭输卵管长度可达60 ~ 70cm,占据腹腔大部分,休产期长度变短。输卵管根据其形态、结构和功能特点,由前向后,可分为漏斗部、膨大部、峡部、子宫部和阴道部。
5.淋巴器官
胸腺呈黄色或灰红色,分叶状,从颈前部到胸部沿着颈静脉延伸为长链状。在近胸腔入口处,后部胸腺常与甲状腺、甲状旁腺及腮后腺紧密相接,彼此间无结缔组织隔开,幼龄时体积增大,到接近性成熟时达到最高峰,随后逐渐退化,成年时仅留下残疾。脾脏呈三角形,背面平,腹面凹。脾脏呈棕红色,位于与肌胃交界处的右背侧,直径约1.5cm,重3~5g。
法氏囊(腔上囊)是禽类特有的淋巴器官,为椭圆形盲囊状,位于泄殖腔背侧。性成熟时达到最大体积,性成熟后法氏囊开始退化。法氏囊的功能与体液免疫有关。
肠道黏膜固有层或黏膜下层内,具有弥散性淋巴集结,较大的有如下两种:一种是回肠淋巴集结:存在于回肠后段,可见直径约1cm的弥散性淋巴团;另一种是盲肠扁桃体:位于回盲结肠连接部的盲肠基部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